01.
中国的应试教育多年来饱受诟病,然而无论关于它的争议声音有多大,几十年来它却依旧未变。背后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同时这也是应试教育“过去”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它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
目前,一个让人担心的状况开始出现:愈加多的高成绩高分数,与其说是对孩子的需要,更不如说是对家庭经济情况、爸爸妈妈思想高度,自我学习意识的需要。
最新公布,2018年的安徽文科状元郑辰筱,来自合肥一中,这是一所安徽重点中学、省示范普高,前身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创办的庐州中学堂。
图为郑辰筱:
而郑辰筱本人,12岁的时候就曾在美国留学,从初中开始已经跑遍了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全球十多个国家。小女孩的爸爸是警察,妈妈经商,家庭背景极其殷实。
2018年四川理科高分考生周川,获得了718分的傲人成绩。对于如此一个让普通孩子望而却步的成绩,周川本人却没表现出非常惊讶或者非常在乎。不奇怪啊,他们一家人基本都非常有念书天分,周川的姐姐前年就曾以高分考取了北京大学。
而他其实在去年就已经被北大医学院录取,但由于自己不喜欢医学专业,于是急流勇退,又继续学习了一年,今年的志愿选择了北大数学系。
图为周川:
以653分夺得四川文科1、的卓汐聪,就读于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这所学校是成都教育局直属外语特点民办学校、四川创办最早的外国语学校之一。据2016年1月学校官方网站显示,学校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有特聘教育专家1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9人,省市级出色教师25人,高级教师123人,师资力量可以说是很雄厚了。
而卓汐聪除去学习以外,各种兴趣很广泛,踢球、打篮球、主持表演,他是德国拜仁队的铁杆球迷,每周六一定要看比赛,直至高考考试前一个月才停止观看,除此之外他还在学校艺术节中当任主持,自导自演了舞台剧《赵氏孤儿》。
图最左为卓汐聪:
从这几位高分考生或是状元的状况来看,他们的特征很明显:
1、常见来自条件优渥的家庭。
2、爸爸妈妈学习意识强,有教育办法、我们的教育理念。
3、就读的学校基本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省级重点高中。
4、很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进步,绝对不是单纯地死念书。
02.
近期3年,愈加多的人在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2017年,北京高考考试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段针对现在教育资源有失公允的言论,刷爆了朋友圈:
以下是熊轩昂同意采访文字摘录:
目前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常识未必可以改变命,但你没常识是肯定改变不了命的。
我爸爸妈妈是外交官,如何讲呢,从小就给我打造一种非常不错的家庭环境,包含对我学习态度、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由于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如此的现实,最难叫人同意:“大家努力到极限的上限,居然只不过其他人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却也架不住人家就住罗马。”
03.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看上去更为突出。
(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从图中,大家可以明确地看到, 在1994年之后,超越50%的教育精英源于各区域的有产家庭,与特定的重点高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李春玲曾研究发现,“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的机会比率城乡差异则不明显”,这意味着只须农村学生坚持到高考考试,他们上大学的几率不会低于城市学生太多。
然而真实状况是,大部分农村学生在同意了9年强制性义务教育,也就是初中将来,他们都纷纷选择了辍学。
(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从图片中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辍学率高达53.3%,一半农村孩子停止了继续学习。
过去看到过如此一个故事:
一位女博士,她的侄女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基本没读过什么书,非常早就辍学结了婚。
在十九岁那年,侄女非常快怀孕生了孩子。尽管已身为妈妈,但侄女根本就没身为人母的心理筹备,对于责任感几乎没任何认知。
在怀孕期间,侄女吃便捷面,喝碳酸饮料,手机二十四小时贴身装,床头柜前堆满了便捷面盒子和饮料瓶。
女儿生下来将来,连棉纱的尿布都不了解在哪儿买。女儿一岁的时候,大热天的,就这么让孩子光着半个身子,一身的黑乎乎的泥巴,侄女也不了解怎么样处置。
几个月的时候,她就给孩子吃冰棒,吃完拉稀要拉好几天,但也不会去医院,总感觉孩子可以自己自愈。
如此的教育之下,这种妈妈可以养育出来什么样的孩子,相信答案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心知肚明的。
04.
寒门弟子,一出生就输了高考考试?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答案。
努力有什么意义?大家假如一直都赶不上其他人,是否就不需要努力了?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下雨天,没伞,没爸爸妈妈接的人就要拼命地奔跑。
为人爸爸妈妈,大家努力的水平线就是孩子的起点线。大家的努力、大家的不服输、大家的拼搏、大家的不断学习,就是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无论在何时,无论目前孩子的学习多么叫人烦躁,身心多么疲倦,工作生活关系怎么样很难平衡,无论在那种情况下,大家都决不可以舍弃。
若是还在上学的孩子,假如你感觉念书非常辛苦,那可以稍微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不要舍弃,试着去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厌烦,念书学习是大家身为人一辈子都躲不开的事。
你此时念书多一分认真,多一分用心,你去到你喜欢的那个世界的几率就多一分。